“老祖宗說貼秋膘是因為夏虛之後需要進補,中醫有‘一夏無病三分虛’之說。”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醫內科朱欣佚副主任醫師表示,“秋補”還是有必要的,但何時補、怎麼補有講究。專家說,南京的秋季一般分兩個階段,前半段溫度、濕度較高,以濕熱為主;後半段則溫度、濕度都開始下降,天氣以涼燥為主。瞭解了南京的氣候變化特點,才可以“按時對症下藥”。天氣濕熱主要影響消化系統,人們容易腹脹腹痛,涼燥則主要影響呼吸系統,帶來咽痛咳嗽、舌苔乾燥,引起便秘。對此,秋季前半部分的飲食應清淡,適當祛濕,忌生冷油膩,後半部分應補益潤燥,忌辛香乾燥,適當增加蛋白質、脂類的攝入,總的來說就是選擇“補益潤燥、少辛增酸”的食材。
  朱主任還給大家推薦了幾種適合秋季的食物,如前半段可多食用清熱解毒的冬瓜、健脾補肺的薏苡仁,後半段可多食用滋陰潤肺的銀耳、潤燥通便的蜂蜜、益精固腎的山藥。
  很多市民對藥膳很感興趣,希望把一些常見的中藥材加入到食材中,做出藥膳,用於秋季滋補。根據“春夏養陽、秋冬養陰”的原則,秋季食用藥膳貴在養陰防燥,養肺為要。可以加入的中藥材較多,如西洋參、太子參、山藥、黃芪、枸杞、麥冬、天麻以及生薑、大棗、蜂蜜、花椒、酒、薏苡仁、扁豆等。下麵就推薦一道山藥慄子粥,作為入秋藥膳。準備好原料:黃芪30-50克、山藥100克、慄子50克、粳米200克。做法:先煎煮黃芪30分鐘,過濾藥渣,藥汁倒入鍋中,與粳米、山藥、慄子同煮,米熟爛即可。它的功效是健脾益腎長力。朱主任提醒,南京的秋天濕熱時間較長,涼燥往往要到10月中下旬才會到來,所以真正的入秋滋補應該再等一等。
  崔玉艷 楊彥  (原標題:秋季滋補來碗山藥慄子粥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b80ubecq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